倘若从一滴水中感知时间,当其凝结时,岁末也就不远了;倘若从一片叶子上感知时间,当其飘落时,一年的额度也就不剩多少了;倘若从一缕风中感知时间,当其寒冷时,四季的轮回也就接近尾声了。倘若你从节气上感知时间,当其来到冬至时,年关也就近了。
冬至如大年。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冬至是第一个诞生的节气。古中国最早的“年”就是冬至。它既是节气,也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既饱含了亲人团聚的喜悦,也饱含了对先人的追思。它是情绪复杂的日子,也是令人总要回望的日子。
作家许知远在参与拍摄一部纪录片时提及冬至,他说:“冬至不在日历上,冬至是人过出来的,是从一碗热腾腾的饺子里吃出来的。”冬至这天吃饺子是传统,以前还未离开老家时,每逢冬至一家人都要整整齐齐地聚在一起吃顿母亲包的饺子。这顿饺子是我们几个孩子一天天撕日历盼来的。物质并不富裕的年代,吃一顿饺子无异于是过节。这天一早,我们就要跟在母亲身后,嘴里虽不催促,眼巴巴的目光却催着母亲快点儿包饺子。这天,平日里懒惰的孩子也勤快起来,帮母亲洗菜、端水、烧锅,手脚麻利,兴致高昂,只盼着饺子快点下锅。
母亲则是不紧不慢地进行着她的拿手好戏,把洗干净的菜切好,把肉剁好,放入简单的调料拌好。馅料准备就绪,新磨的面粉也隆重登场,在母亲的手里揉搓成条,再切成一段段剂子,最后经由那根被岁月浸润得发亮的擀面杖一擀,擀成一片片厚薄均匀的饺子皮。母亲早早地就教会了我们包饺子,虽然是最简单的那一种,下锅时却从不会露馅。包饺子时一家人都不闲着,围在桌子边上赛着包饺子。不一会儿,案板上就摆满了饺子。这边饺子刚包好,那边厨房铁锅里的水就沸腾起来。冷水三激,饺子三浮就熟了。饺子泡在汤里,一人一大碗,蘸着母亲捣的大蒜酱,鲜香满口,热气贯穿四肢百骸,味蕾绽放了,身体也热起来。
那时日子虽然过得不如今天,但大家都有时间,逢年过节,桌上从不缺人。热热闹闹一家人,欢欢乐乐度佳节。现在日子虽然好了,时间却成了稀罕物,那一桌子的人再也没有聚齐过。有时在忙碌的节奏中,它也被遗忘了。
我想古人留下这些节气、节日,不仅是为了记录时间,也是给相聚制造机会。事情总是忙不完的,偶尔也要停下脚步,遵从古老的时令去拥抱慢慢被时代淡忘的温暖和感动。冬至正是这样一个节日,它自古就承载着对祝福、对团圆的期盼,今时的我们也不能忘记这个日子。
冬至到,愿你岁月安然,愿你一家团圆,愿你能够停下脚步,吃一顿热乎乎的饺子,再把传统拾起,再把回忆拾起,再把温暖拾起。(轧钢厂 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