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日落,低海拔的热度还滚烫着大地。夜幕沉沉,街灯亮起,分不清是玫瑰花还是果酒的香气。在人来人往的间隙里,读自己。——题记
时间的倒影里,属于光的一切都给这世间万物赋予生命力,用指尖轻轻感知,触手可及的温暖步入心扉,春风、树影、落叶,只想将一切用文字纪念,用温度纪念、用怀抱纪念。倘若能化作一只鸟,飞向一山春色处,在阳光的眷顾下便成为最幸运的一只。
而光影的模糊感给予我想象的意义,脑海中一切美好的画面都于此浮现而出,第一抹朝阳、第一幕黄昏、落英纷飞、两岸烟火,还有最为弥足珍贵的享受自然。在很多喧嚣过后,往往在独处时的安逸能够抚平心中缺失的那一块,在午后又或是在夜晚,明媚的阳光或是柔和的月光,日与月同存是世间的印记,那些有光掠过的地方,是被光影挥洒过的痕迹。在与书籍和文字相伴的日子里,不自知地像是沉浸于温情汩汩流淌着的诗篇,心也变得沉静而温柔,像是能听见林风拂过百合,携走一缕芳香;像是能唤醒玫瑰的芬芳,教会世人浪漫与美好;像是能抒写山月的孤独与忧伤,将它溶于夜色,化作夜莺婉转的歌;也像是能在松山深处聆听曼妙的梵音,感受心境的悠然平和……便引风上林梢,染红万山枫叶,听青鸟吟诵少年的理想与远大志向。
我经由光阴,经由山水,经由乡村和城市,同样我也经由他人,经由一切他者以及由之引生的思绪和梦想。那路途中的一切,有些与我擦肩而过,从此天各一方,有些便永久进驻我的心魂,雕琢我、塑造我、锤炼我,融入我,而成为我。而读书,恰恰提供给我一个跳出来看待事物发展的宽广视野,一个认识事物的完整视角。我们工作生活在当下,但倘若我们仅凭当下来认识当下,则可能会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偏差。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书籍去打开一种上下五千年、纵横万里的视野,从更长的历史周期获得完整而全面的认识。读书可以让人生一世来看一时、从全局来看不限,从更多维度、更长周期把握过去、当下和未来。
诚然,我将读书视作皎月、视作骄阳,怀以热爱,以文为骨,以诗为灵,从一字一词间读懂深邃哲思,在阅读中,将思想汇聚成智慧的微光,在人生长河间为梦想创造璀璨云堤。人阅书,书润心,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书海茫茫,字潮滚滚,纸页喧嚣,墨色浓郁,莫要在这多元化的文化时代迷失自我。不论路之漫漫仍手执奋勇之态,永葆谦卑之心,于百舸争流中绽放出一树繁花。纵使前路风高浪急、诱惑不断,我也依然坚定地相信自己可以把稳方向、不留遗憾。诚如易卜生先生所言“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
读书也不止深情和哲思,它海纳百家之言,能碰撞出万种火花,燎燃暗夜,生出熠熠光辉,照亮世界。它能化信仰为骨血,游走在四肢和脑海,凝聚成一股精气神,喷发出骇人的海浪,震撼矫揉造作的千般媚态。或许读书就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无论是前有近代仁人志士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引进中华,带领中国逐步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还是后有屠呦呦院士深耕古典史书,结合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与现代技术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些都无不说明了书籍乃是无数成就之源泉。在书中我可以见识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生活,得到不同的生命感悟。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会带我过去;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会带我相遇。书中未必有“黄金屋”,但书中一定有更好的自己,这是我先前从未领悟到的。
吾生有崖,而知无涯。胸无江海心难阔,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想,我们的眼睛既可以温柔地注视痛苦,也可以锐利地俯瞰繁华;我们的双手既可以烹饪出流转的美味,也可以指挥行进中的航船;我们可以在艺术中、阅读中、文学中,浸润出一份修养,也可以在科学中历练出一种风度,既宜室宜家,又为国为民。拘泥于过去深井,往往安于平凡现状,不愿发挥潜能,创造其辉煌。而沉溺于未来幻想,堕落在乌托邦内,不敢直面现实,时刻准备斗争。曾有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置于当今社会仍有深刻意义,把握人生的风向标,锤炼自我,砥砺前进,跳出过去与未来的“舒适圈”,方行稳以致远。(检验计量中心 肖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