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跃龙门之地,向南坐落着一座钢铁“城市”,在钢城的老南门外,曾经一排排商户落了根,这里有关中特色的各式美食,臊子面、油泼面、削筋面等,还有油糕、羊头肉、羊肉饸饹,每天换着吃都不带重样的,而最让我怀念的甜食要数元宵了。
记得最东边一排商户从北往南,一块棕红底色白字招牌比较醒目:薛家祖传元宵。那时候,走进低矮平房,一个大铜锅和一副朱红色的板凳,上面坐着一位五十开外的老人,熟练地在大锅里捞着元宵,他的小孙子会坐在最里面的条桌前翻着漫画书。
“先给我们上两碗醪糟,元宵我四颗,给他六颗,黑芝麻的……”食客们鱼贯而入,一茬接一茬。吃着元宵和老薛闲聊,这是他老父亲传下的手艺,他家的元宵不加大米粉,全用糯米粉,是要让食客吃到纯纯的糯米香味。馅料就更讲究了,核桃、花生、芝麻炒制后加白砂糖,全手工制作,再用簸箕滚上十八圈,就凝结成一颗颗洁白如玉的元宵,吃一口,那香味和甜味绝对美。
“元宵”承载着人们祈求团团圆圆和美甜蜜的美好心愿,家家户户到了元宵节这天都会煮上元宵,制作元宵也很讲究,糯米粉要软硬适中,糯米要泡到刚好用手一碾就碎最好,馅料要炒得香甜,滚出来的元宵更要圆润且大小适中才美观。老薛说:“我家的馅料都是我自己选的上等核桃、芝麻、花生米等,再加上红糖、猪油、香油捏成小圆球,你看市面上有好多是正方形的馅,那是机器加工的,没我的好吃。”他还说:“以前我父亲在厂子里食堂当帮厨,当时接到要给工人们过节准备元宵的任务,就带着我们去了,3天时间捏出5万多颗元宵。后来就自己在南门外摆个小摊,租了个门面,继续干这个营生。”我打趣道:“那我们厂这些人可都是吃着你家元宵过的节。”“可不是嘛!大家有时候过节加班吃不上元宵,就到这里吃一口,图个团团圆圆,过节那天,醪糟我是免费的,大家都管够了喝。”老薛说得对,要吃甜的东西,我和工友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薛家老元宵,确实好吃,在这旮沓里还真应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
后来,南门外因为重建,所有商铺都停了。所幸一次闲逛让我又找到了曾经的味道。
春节期间,带着女儿逛老城看花灯,远远地看到熟悉的招牌,马上凑过去,见是一对年轻夫妇在招呼食客,没急着问,先要了一份花生馅的元宵,咬到嘴里一下子尝出过去的香甜滋味,才敢开口询问,原来这个招牌还真是以前挂在南门外的招牌,店也是老薛家的店,只是老薛已经不来店里了,负责生意的是他的女儿。“你爸的手艺你是都学到了,这个味道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么好吃,你可要传承好你爸的手艺。”老薛的女儿笑着说:“放心吧,我爸的手艺我都学到了,就是让你们这些老客户舍不得这个味道,我还建立了网上销售的平台,我把网址发给你,你想吃的话,直接在网上下单,就给你送到家了!”“好,好,给我再装三十个黑芝麻的,今年的元宵节,我们家又能吃上薛家老元宵了。”
带着一袋子圆圆滚滚、雪白晶莹的元宵回家了。岁月变迁,节日的祝福不变,阖家团圆、生活美满,新的一年幸福安康、诸事圆满的美好心愿仍在,而元宵节始终是人们心中割舍不断的情愫。(检验计量中心 姚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