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大街上,色彩斑斓、夺人眼球的售卖钻戒、鲜花的海报扑面而来,才突然意识到一年的“七月七”即将到来。看着这些以“情人节”之名煽动消费的海报,我又想起了老家的“七月七”。
在老家,并不流行“七夕节”“情人节”这种说法,而我们普遍把这种节日俗称为“七月七”,背后也有着它独特的过法和寓意。村里人把“七月七”也是当节日来庆祝。每年“七月七”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做石子馍。做馍馍用的石子是外爷在村头的小河里一颗一颗捡回来的,要找那种圆滑没棱角的小石子。在大鏊底部铺上一层石子,将擀好的小圆饼坯放在石子上边,然后在饼子上再均匀地铺上一层石子,借助石子的导热性慢慢烘干。做出来的石子馍外表印满了小石子的形状,看着凹凸有致,吃起来也是香酥可口。每逢“七月七”,村里人总会打趣道:“做好的石子馍是为了现在吃吗?”“不是的,是为了‘七月七’当天晚上摆在供桌上的。摆供桌是祭拜哪路神仙呢?是送子娘娘。”
在“七月七”当晚,在村头巷尾总有那么七八个地方会有塑好的送子娘娘。大队部门口、涝池十字路口、还有村里的小庙里一般年年都固定会有。心灵手巧的大娘、婶婶们,提前十几天就着手准备做送子娘娘了。到了当天晚上,早早地支好供桌,这时候提前烙好的石子馍就作为重要的贡品摆在桌子最前边,两边各摆上农家人最常见的西瓜、葡萄、苹果等时令水果。当然,这些肯定是精挑细选之后最大最好的。看!和真人一般比例用石膏做成的送子娘娘隆重出场。她乌黑的头发扎成了两条辫子,脸庞白里透红、面带笑容,穿着从附近的几家人里面选出来的最好看最时髦的衣服。下边的小孩子不禁发出感叹道:“啊,真是个漂亮的神仙”,惹得一圈大人哈哈大笑。而围观的人们最看重的是她的手臂里塞上的四五个用洁白的棉花做的憨态可掬的小人。这些小人只有巴掌大小,或趴在手臂或附上肩头,又或蜷在手掌。附近谁家里没生小孩的,公婆一般比小两口心急抱孙子,背着儿子儿媳可能就来拜送子娘娘了。听说,当天晚上拜这个送子娘娘特别灵验。
小孩子尾随着大人村头巷尾地转着看着闹着,虽说是大晚上,可竟然有白日所没有的欢乐。大人们一边看,一边评论着,谁家门口的可真逼真啊,那谁家门口化的妆太假了,谁刚才还拜了拜……很多人拿出自家放了四五天都舍不得吃的珍贵水果、点心,就为了这一天呈上供桌,让神灵看到自己虔诚的心。就算塑的像失真,可这并不妨碍大家虔诚地跪拜。就算不为了求子,也要拜一拜,祈求个风调雨顺,四季平安。
又到了一年的“七月七”,可村子里一片冷清。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孩子们上学也转到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村里就留下来一些年龄大点的人。平日晚上都各自在家看看电视打发时光。前几年偶然听说村东头还有一家塑像了,心里一片欢喜,又因自己没去看而懊恼不已。唉,这些乡俗旧约也在时代的车轮碾压之下销声匿迹了,再也看不到了。(炼钢厂 徐云仙)